压力|温度|多功能校验仪|电能质量|功率分析仪|数字电桥|压力表|大气数据测试仪-银飞电子

电力行业中关于户外红外检测的标准规范

电力行业中关于户外红外检测的标准规范。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电力行业中针对户外红外检测的核心标准规范,涵盖输电线路、变电站、无人机巡检等场景,结合技术要求与实际应用整理如下,希望能对您有帮助:
 

一、基础通用标准

1、DL/T 664-2023《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》(最新版)
发布时间:现行有效(2023 年修订)
适用范围:全电压等级带电设备(变压器、断路器、绝缘子、电缆等),覆盖电流 / 电压致热型设备。
核心内容:
环境要求:温度≥5℃,湿度≤85%,风速≤5m/s(一般检测);准确检测需风速≤0.5m/s,设备通电≥6h(最好 24h)。
设备参数:红外热像仪分辨率≥320×240,温度精度 ±2℃或 ±2%(取大值),响应波长 8-14μm。
诊断方法:表面温度法(对照 GB/T 11022 温升极限)、相对温差法(电流致热型)、图像特征法(电压致热型)。
缺陷分级:一般缺陷(温升<15K)、严重缺陷(温升 15-30K)、危急缺陷(超 GB/T 11022 限值)。
应用场景:变电站常规巡检、输电线路人工检测。
2、GB/T 19870-2018《工业检测型红外热像仪》
核心要求:规定红外热成像仪的通用技术指标,如空间分辨率≤1.5mrad(标准镜头)、温度分辨率≤0.1℃(30℃时),支持大气透过率修正,确保户外复杂环境下的测量精度。
 

二、输电线路专项标准

3、《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无人机红外检测导则》(浙江电科院,2023)
行业地位:国内首个复合绝缘子无人机红外检测标准,适用于 110kV 及以上线路(其他电压等级参考)。
技术要点:
设备要求:无人机搭载热像仪空间分辨率≤0.7mrad(长焦镜头),测温范围 - 20℃~600℃,支持多光谱融合。
检测条件:避开阳光直射(优先阴天 / 夜间),风速≤3m/s,相对湿度≤75%。
缺陷判据:芯棒发热温差>1.5K 或伞裙局部温升>2K,结合放电声呐交叉验证,避免伞裙遮挡误判。
应用价值:解决浙江 35 万支复合绝缘子的早期缺陷检测,降低断串、击穿风险。
4、DL/T 1482-2023《架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作业技术导则》
红外专项:明确无人机红外巡检的航线规划(如 Z 字形扫描)、悬停检测距离(≤50m)、图像存储要求(原始热图 + 可见光标注),适用于无人机航测场景。
 

三、变电站及设备标准

5、 国家电网《变电设备专业巡检实施细则 — 红外热像检测要求》(2024)
环境规范:
户外晴天需避开阳光反射(如绝缘子、钢构),建议夜间或阴天检测;
检测电流致热设备需在≥30% 额定负荷下进行,记录负荷电流。
设备要求:焦平面非制冷探测器,续航≥2 小时,支持温度曲线、发射率可调(0.01 步长)。
缺陷案例:GIS 设备盆式绝缘子发热(温差>5K)、套管末屏接地不良(温升>10K)。
6、DL/T 596-2021《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》
红外条款:规定变压器、电抗器等设备的红外检测周期(110kV 及以上每年 1 次),重点检测套管、引线接头,温升超 10K 需分析原因。
 

四、无人机智能分析标准

7. T/CES 233-2023《无人机电力巡检红外图像分析技术规范》
技术创新:
智能分析:基于深度学习的缺陷识别(如绝缘子破损、线夹氧化),平均准确率≥95%;
数据管理:建立红外图像数据库,关联设备台账,支持缺陷自动定级(一般 / 严重 / 危急)。
流程规范:数据采集需标注检测距离、角度、环境参数,分析时结合历史数据对比(如季度温升趋势)。
8、《无人机电力设备红外自动巡检功能要求》(2024 团体标准)
场景细化:针对输电塔、变电站构支架等复杂结构,规定红外镜头与可见光镜头的协同拍摄角度(如 45° 俯拍避免遮挡),支持多光谱图像配准。
 

五、特殊场景与补充规范

9. 《高压绝缘子红外诊断技术规范》(DL/T 393-2023 修订)
绝缘子专项:区分瓷绝缘子(低值 / 零值检测温差<0.5K)与复合绝缘子(芯棒发热优先检测),强调多角度检测(避免伞裙遮挡)。
10. 《电力设备红外检测安全工作规程》(GB 26859-2024 附录)
安全边界:明确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检测距离(如 500kV 设备≥8m),禁止无人机在带电导线正上方飞行,防止电磁干扰。
标准应用要点总结
场景 核心标准 关键控制参数 典型缺陷案例
变电站人工巡检 DL/T 664、国家电网细则 风速≤5m/s,负荷≥30%,发射率 0.9 刀闸触头温升>15K,套管裂纹温差>3K
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 浙江导则、T/CES 233 空间分辨率≤0.7mrad,检测距离≤50m 复合绝缘子芯棒发热>1.5K
绝缘子专项检测 DL/T 393、浙江导则 温度分辨率≤0.05℃,多角度拍摄 零值瓷绝缘子温差<0.3K
智能分析与数据管理 T/CES 233、国网数据库规范 缺陷识别准确率≥95%,历史数据回溯 线夹温升季度增幅>5K,预警更换
执行建议
环境优先:严格遵守湿度<85%、风速≤5m/s 的限制,高温 / 低温环境需修正设备参数(如发射率、大气透过率)。
设备适配:输电线路选长焦镜头(空间分辨率≤0.7mrad),变电站用广角镜头(覆盖设备全局)。
缺陷闭环:建立 “检测 - 分析 - 复测 - 处置” 流程,危急缺陷(如接头超温 130℃)需 24 小时内处理。
这些标准共同构建了电力户外红外检测的技术框架,从设备选型、环境控制到缺陷处置形成全链条规范,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。
欢迎技术交流,文章来源温度校验仪
上一篇:您一定要知道的红外热像仪使用必备知识点
下一篇:TH2851系列闭环校准系统助力新能源产业低碳转型​

专业选型请咨询我们工作人员

全国统一服务热线

0755-23964199
0755-23964499
0755-23964599
0755-86564199

(国内任一地区手机、座机均可拨打)

版权所有:深圳市银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粤ICP备15021421号

变压器综合测试仪供应商哪家好,电能质量分析仪品牌推荐,多功能校验仪介绍说明,Fluke功率分析仪器价格,数字压力表多少钱

收缩

银飞电子在线客服